葡萄酒拍賣很古老 拍賣促進葡萄酒收藏
說起拍賣,英文為auction,源于拉丁文,本意是“逐漸增加”的意思。最早記載的拍賣并非拍賣葡萄酒,而是拍賣史上著名的“新娘拍賣”。公元前500年古巴比倫村落時興拍賣待字閨中的女孩。最漂亮的總是會被許多人競拍,并由出價最高的人獲得。而長得丑的女孩,如果也能被競拍成功,那么還會獲得補償。所以說,拍賣其實是一種古老的葡萄酒銷售渠道。

拍賣葡萄酒也有幾百年的歷史。最早公元前2世紀,古羅馬就出現(xiàn)了拍賣行,成為近代拍賣行的鼻祖。葡萄酒被裝在大木桶中從法國運往其他國家拍賣。那時的拍賣和現(xiàn)在的拍賣頗為不同。早期,賣家以變現(xiàn)為目的,采購者以消費為目的;而現(xiàn)如今,競拍者大部分是以收藏或投機盈利為目的。
這樣的轉變,一是歸功于英國人對葡萄酒的情有獨鐘。英國人消費法國波爾多的葡萄酒有幾百年歷史,尤其波爾多酒具備極佳的陳年潛力,放置的時間越長品鑒的感覺越好,從而使得葡萄酒的收藏成為可能。二是,拍賣和慈善緊密聯(lián)系在一起。很多人認為收藏的目的只是為了賺錢,這未免有些狹隘。1443年,英法百年戰(zhàn)爭已近尾聲,法國人民終日為苦難和饑餓所困,為了資助貧困人群,勃艮第伯恩濟貧院(Hospice de Beaune)成立,一些慈善人士捐贈葡萄園。幾個世紀以來,捐贈葡萄園的傳統(tǒng)延續(xù)傳承至今。
1859年,為了慶祝葡萄酒豐收,同時為當?shù)匦l(wèi)生機構募款,伯恩濟貧院舉辦了首次拍賣活動,拍賣當年收成的葡萄酒,并將所得收入全部用于資助貧困人群。于是,每年11月第三個周末是法國葡萄酒界盛事之一。2012年伯恩濟貧院拍賣所得總額達 590萬歐元。2013年的總成交價格超過630萬歐元。葡萄酒大師、佳士得資深顧問安東尼·漢森(Anthony Hanson)對2013年的評價是,“拍賣會的成功再次證明了伯恩濟貧院團隊杰出的工作;他們在2013年釀造出了格外優(yōu)秀的葡萄酒?!?/span>
慈善為拍賣產(chǎn)生了更深遠的意義。收藏佳釀,如果也能為了奉獻更多的愛心,那么收藏的本質,乃至投資的愿景就真正地升華了......感謝關注前沿葡萄酒,希望閱讀我們的文章能帶給您啟迪或收獲。